
15603717111
氢气在线分析仪的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远不止“通电开机”那么简单。其核心在于正确的选型、规范的安装、细致的调试和严格的维护。
以下为您详细解析氢气在线分析仪的完整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的核心准备:选型与安装
这是确保分析仪能有效工作的前提,如果选错或装错,后续一切操作都可能徒劳。
1. 正确选型(重要的第一步)
◦ 明确测量目标:
▪ 测纯度:如99.99%的氢气,选用热导式(TCD) 分析仪。
▪ 测微量杂质:如测量ppm级的CO、CO₂,选用红外(NDIR) 或激光(TDLAS) 分析仪。
▪ 测微量氧:选用电化学(EC) 氧传感器。
▪ 全分析:测量多种参数(纯度、O₂、CO、CO₂、H₂O等),需选用集成了多种传感器的氢气综合分析仪。
◦ 评估工况条件:样品气的温度、压力、湿度、粉尘含量、是否存在腐蚀性成分等,这些决定了需要配置何种样品预处理系统。
2. 规范安装
◦ 取样点选择:必须在工艺管道上选择有代表性、响应及时的取样点,通常遵循“勿取死角,勿取末端”的原则。
◦ 预处理系统安装:这是安装的重点。必须严格按照厂家图纸安装减压阀、过滤器、冷却器、流量计等部件,确保连接无误、无泄漏。
◦ 分析仪就位:将分析仪安装在远离振动、高温、强电磁干扰的平台上或分析小屋内。确保操作和维护空间充足。
◦ 管线连接:使用合适的管材(如316SS不锈钢),铺设取样管线时注意坡度,防止凝液堵塞。
◦ 电气连接:由专业电工完成电源、信号输出线(4-20mA)、报警线等的连接,确保接地可靠。
二、日常操作使用流程
flowchart TD
A[开机前检查] --> B(通电预热
>30分钟);
B --> C{流程选择};
C -- 校准模式 --> D;
C -- 测量模式 --> E;
subgraph D [校准流程]
D1[通入标准零气] --> D2[仪表调零];
D2 --> D3[通入标准量程气];
D3 --> D4[仪表调量程];
D4 --> D5[完成校准];
end
subgraph E [测量流程]
E1[切换至样品气] --> E2[调节流量至
规定值];
E2 --> E3[等待读数稳定];
E3 --> E4[记录数据];
end
D5 --> F;
E4 --> F[正常运行监测];
1. 开机
◦ 首先缓慢开启样品气入口阀门,通过预处理系统调节,使样品气以规定压力和流量(通常在产品铭牌或手册中注明,如0.5-1.0 L/min)进入分析仪。
◦ 观察分析仪流量计指示,确认流量正常。
◦ 然后接通分析仪电源。务必先通气,后通电,以防止传感器干烧损坏。
◦ 分析仪需要进行预热(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读数才会逐渐稳定。
2. 校准(保证数据准确的关键)
◦ 为什么校准? 分析仪会产生漂移,定期校准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唯一方法。
◦ 校准步骤:
1. 通零气:将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校准”位,通入高纯氮气或仪器指定的零气。待读数稳定后,在菜单中执行“零位校准”。
2. 通标气:通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如99.999% H₂用于纯度校准,或50ppm CO的标气用于杂质校准)。待读数稳定后,执行“量程校准”。
◦ 校准周期:通常建议每1-3个月校准一次,但在关键应用或恶劣工况下,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校准。
3. 测量与读数
◦ 校准完成后,将流路切换回“测量”位,使样品气进入分析仪。
◦ 待读数稳定后(通常需要几分钟),即可读取实时浓度值。
◦ 可通过分析仪自带的显示屏、连接的DCS系统或数据采集系统来查看和记录数据。
三、维护与故障排查
1. 日常维护
◦ 每日检查:检查样品气压力、流量是否正常,检查是否有漏气迹象。
◦ 定期更换:定期更换预处理系统中的过滤器滤芯、干燥剂等耗材。电化学氧传感器有寿命限制(通常1-2年),到期需更换。
◦ 保持清洁:保持分析仪和预处理系统的清洁。
2. 常见故障与排查
◦ 读数不准:首先考虑是否到了校准周期。其次检查预处理系统,过滤器是否堵塞,样品气流量是否变化。
◦ 读数漂移:通常由传感器老化、样品气中有干扰物质或环境温度剧烈变化引起。
◦ 响应迟缓:检查取样管线或预处理系统是否有堵塞,或过滤器滤芯是否已饱和。
◦ 无读数或读数极低:检查整个气路是否堵塞或泄漏,确认样品气是否成功进入分析仪。
安全注意事项
• 防泄漏: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所有连接点必须进行检漏(如用肥皂水)。
• 防爆:安装区域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使用防爆电器和分析仪。
• 安全排放:分析后的尾气必须用管道引至室外安全区域进行排放,切勿在室内直接排放。
总结: 使用氢气在线分析仪,七分在于前期选型安装,三分在于后期操作维护。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执行,建立完善的定期校准和维护记录制度,是保证其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