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3717111
氢气检漏仪的“合格”读数并非一个固定的ppm数值,而是根据应用场景、安全标准和技术规格来综合判定的。
核心结论:对于绝大多数工业泄漏检测,读数越低越好,理想状态是保持在环境本底值(接近0 ppm)。任何持续、显著高于本底值的读数都意味着可能存在泄漏,需要立即调查。
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详细解读:
一、合格标准的核心决定因素
1. 环境本底值:
◦ 在完全无泄漏的洁净空气中,一台校准准确的氢气检漏仪应该显示一个非常低且稳定的值,这个值称为 “环境本底值” ,通常在 0-5 ppm 范围内波动。
◦ 合格状态:仪器开机预热后,在洁净空气中的读数应稳定在本底值附近。
2. 仪器精度与误差:
◦ 任何仪器都有测量误差。一个“合格”的读数应在本底值叠加仪器误差的范围内。例如,如果仪器精度为±5 ppm,本底为2 ppm,那么 7 ppm (2+5) 以下的读数可能都是仪器噪声,而非真实泄漏。
3. 应用场景与安全规范(重要):
◦ 不同场景对“可接受泄漏率”的要求截然不同。
二、不同场景下的“合格”标准参考
应用场景 检测目标 “合格”或“可接受”的参考标准 说明
管道、阀门接头密封性检查(常见的检漏应用) 寻找并定位泄漏点 < 10 - 50 ppm(或更低) 这是一个操作指导值。检漏时,探头移动到某处读数显著且持续升高(如从5ppm飙升至100ppm),即可判定该处不合格,存在泄漏。修复后,该点读数应回落至环境本底值附近。
区域安全监测(如实验室、车间) 监测环境浓度是否达到危险水平 < 报警设定值(如25% LEL) 此时关注的是爆炸风险。报警值通常设为远低于爆炸下限(LEL)的浓度(如氢气的LEL是4% Vol,即40,000 ppm)。区域监测仪的合格读数应长期远低于其报警设定值(可能是100-500 ppm)。
职业健康与安全 保护人员健康 < 职业接触限值 参考国家标准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例如,某些国家规定氢气的TWA值,合格的环境浓度应持续低于此限值。但这通常不是检漏仪的主要目标。
超高纯系统或密封器件检漏(如半导体、航天) 检测极其微小的泄漏率 < 1 - 5 ppm 要求极其苛刻。任何微小的读数变化都可能意味着泄漏不合格。通常使用真空罩法进行累积检测,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读数升高值低于严格的技术规范。
三、操作指南:如何判断是否合格?
在实际检漏工作中,请遵循以下流程进行判断:
1. 确立基准:
◦ 在已知的无泄漏区域或洁净空气中,测量并记录仪器的稳定本底读数(如 2 ppm)。
2. 进行检测:
◦ 将探头以缓慢速度(< 2.5 cm/s)靠近被检测点。
◦ 观察读数变化。
3. 分析与判断:
◦ 合格:检测点的读数与本底值相当或略高(如在 2-10 ppm 范围内),且没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无明显泄漏或泄漏率极低,在可接受范围内。
◦ 不合格:检测点的读数出现显著、持续的增长(如从 2 ppm 迅速升至 50 ppm、100 ppm 甚至更高)。这意味着该处存在泄漏,需要标记并进行修复。
4. 修复后验证:
◦ 对修复后的点进行复测。
◦ 合格标准:读数应回落至修复前的环境本底水平。
总结与建议
• 没有统一的“合格ppm值”:切勿简单地认为“低于XX ppm就合格”。合格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与环境本底值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比较。
• 核心是变化趋势:检漏的核心是寻找读数显著高于周围环境本底值的点,该点即为泄漏点。
• 遵循技术规范:对于特定设备或系统(如一辆燃料电池汽车、一套输氢管道),制造商或行业标准(如国标、ISO标准)通常会给出明确的大允许泄漏率。请务必以该技术文件为终判定依据。
• 安全第一:只要检测到持续且浓度不断升高的泄漏,无论ppm值多少,都应视为“不合格”,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终建议: 如果您有具体的检漏对象和技术要求,好查阅该产品的维护手册或相关的行业检测标准,其中通常会给出明确的合格/不合格泄漏率指标。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