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3717111
遵循这些规范是确保探测器有效运行、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前提。
核心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装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所有相关标准。
一、安装位置选择(关键步骤)
安装位置的选择直接决定探测器能否及时、准确地发现泄漏。
1. 根据氢气特性(轻于空气)确定大方向
• 优先安装于可能泄漏点的上方:氢气分子量(2)远小于空气(29),会迅速向上扩散。
• 靠近屋顶/天花板:在通风不畅的区域,氢气会积聚在空间高处。探测器应安装在距屋顶/天花板 30 - 50厘米 处。
2. 根据泄漏源类型精准定位(“点面结合”原则)
• “点” - 释放源包围法(有效):
◦ 目标:所有可能泄漏的点和设备,如阀门、法兰、接头、压缩机、泄压装置、取样点、储氢罐接口等。
◦ 位置:在每个释放源的上方0.5 - 1.5米范围内安装探测器。这是实现早期预警的佳方式。
• “面” - 区域覆盖法(作为补充):
◦ 目标:无法确定具体泄漏源或需要整体监测的大空间(如整个房间)。
◦ 位置:按保护半径进行网格化布置。根据国家标准GB 50493,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有效覆盖半径不宜大于7.5米。探测器应安装在预计的积聚点(屋顶)。
3. 根据气流和通风条件优化
• 安装在气流路径上:在有强制通风(如风扇、排风口)的区域,探测器应安装在氢气可能被气流携带经过的路径上。
• 靠近回风口/排风口:泄漏的氢气极易被吸入回风或排风系统,在此安装可有效捕捉。
• 避免位置:切忌将探测器安装在通风口、门窗等气流剧烈波动的位置,这会导致读数不准或误报。
二、安装高度与方向
场景 推荐安装高度 说明
室内空间(通风一般) 距屋顶/天花板30 - 50 cm 捕捉终积聚的氢气。
具体泄漏点上方 泄漏源上方0.5 - 1.5 m 针对性地早期探测。
室外开放区域 距释放源上方5 - 7.5 m 范围内 遵循保护半径,兼顾扩散方向。
有保温层/障碍物的屋顶 应伸出障碍物,感应器朝下 确保传感器不被遮挡,能自由“呼吸”环境气体。
• 方向:探测器传感器部位应朝向下方,以便有效检测上升的氢气。
三、环境要求与避坑指南
1. 环境温度:避免安装在温度极高(> 50℃)或极低(< -40℃)的区域,超出仪表工作温度范围会影响寿命和精度。
2. 湿度与腐蚀:避免安装在湿度极大、有凝露或充满腐蚀性蒸汽的环境中。必要时选择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如IP65)的产品。
3. 电磁干扰:远离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强电磁干扰源,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电缆并单端接地。
4. 振动:避免安装在振动剧烈的设备上,以免损坏传感器和电路。
四、布线、供电与信号连接
1. 防爆要求:
◦ 在爆炸危险区域(如1区、2区),探测器必须是防爆型,并取得相应认证(如中国的防爆合格证)。
◦ 电缆必须通过防爆挠性管连接,并使用防爆密封接头,确保爆炸不会通过线管传播。
2. 线缆选择:
◦ 推荐使用屏蔽电缆(如RVVP系列),以减少信号干扰。
◦ 线缆截面积通常不低于 1.0 mm²。
3. 供电与信号:
◦ 通常为直流 24V DC 供电,严禁接错。
◦ 信号输出通常为 4-20mA 模拟信号或 Modbus 等数字信号。接线需对照厂家说明书,确保正负极正确。
五、系统测试与验收
1. 泄漏测试:安装完成后,使用皂液对所有气体管路接口进行检漏,确保无泄漏。
2. 通电测试:通电后,在洁净空气中观察探测器是否显示零点正常(通常为0% LEL)。
3. 功能测试:
◦ 报警测试:使用标准气体(如浓度为50% LEL的氢气标准气)测试探测器,确认其能正常响应并触发声光报警。
◦ 联动测试:确认二级报警能正确联动启动通风系统、切断电磁阀等安全设施。
总结:安装核查清单
1. [ ] 位置确认:是否覆盖所有重要泄漏源?是否在泄漏点上方或屋顶?
2. [ ] 高度确认:距屋顶30-50cm?距泄漏源0.5-1.5m?
3. [ ] 环境确认:避开气流、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
4. [ ] 防爆确认:危险区域是否选用防爆产品?是否使用了防爆管和接头?
5. [ ] 接线确认:电源(24V DC)是否正确?信号线(4-20mA)是否接对?屏蔽层是否接地?
6. [ ] 功能确认:零点是否正常?通标准气后报警和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终强调:此规范为通用指南。在实际安装前,必须详细阅读并严格遵守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说明书以及国家标准GB 50493-2019的强制要求。对于大型或复杂项目,务必由专业的安全工程师或系统集成商进行设计施工。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