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3717111
好的,氢气在线分析仪的故障处理是一个需要系统化思维和严谨操作的过程。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牢记安全第一,尤其是在处理高纯氢气或可能存在爆炸性环境的场合。
以下为您提供一份详尽、专业的氢气在线分析仪故障处理指南。
一、 处理原则与安全警告
1. 安全重要: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在处理任何故障前,必须确认工艺条件允许,必要时进行吹扫、置换、隔离,并遵守动火作业等安全规程。
2. 系统化思维:分析仪是一个系统,包括采样、预处理、分析器、数据输出等部分。故障可能出现在任何环节。
3. 先外后内:首先检查外部因素(电源、气路、样品条件),再检查分析仪本身。
4. 由简到繁:从简单的可能性开始排查(如电源线、流量计)。
5. 查阅手册:始终以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官方手册为最高指导文件。
二、 故障处理流程总览
您可以遵循以下流程图进行系统性排查:
flowchart TD
A[分析仪故障现象] --> B[检查供电与通信
(电源、信号线、输出值)]
B -- 异常 --> C[修复电源/线路问题]
B -- 正常 --> D[检查样品气状态
(压力、流量、温度)]
D -- 异常 --> E[排查采样与预处理系统
(过滤器、泵、阀、管路)]
D -- 正常 --> F[执行仪器自检与校准]
E -- 泄漏/堵塞/损坏 --> G[清洗/更换/维修故障部件]
F -- 校准失败/误差大 --> H[检查核心传感器与气室]
H -- 污染/损坏 --> I[清洁气室/更换传感器
(联系技术支持)]
三、 常见故障分类及处理措施
1. 流量相关故障
• 现象:流量计显示无流量或流量过低。
◦ 原因1:采样管路堵塞。
▪ 处理:从分析仪入口开始,逐段断开检查。检查所有过滤器、稳压阀、毛细管等易堵点。清洗或更换。
◦ 原因2:采样泵故障。
▪ 处理:听泵是否有工作声音,触摸是否振动。检查泵膜片是否损坏(常见于隔膜泵)。联系更换。
◦ 原因3:系统泄漏。
▪ 处理:使用皂液检漏法或检漏仪(注意防爆)对所有接头、阀门进行排查并紧固。
◦ 原因4:前置过滤器堵塞,导致泵无法抽气。
▪ 处理:检查并更换工艺现场的粗过滤器。
• 现象:流量过高或不稳定。
◦ 原因:流量调节阀失效或损坏;后端管路有泄漏。
◦ 处理:检查并调节流量阀;排查泄漏点。
2. 测量值异常(不准、漂移、无变化)
• 现象:测量值始终为零或远低于实际值。
◦ 原因1:样品气未能进入分析仪(参见流量故障)。
◦ 原因2:传感器老化、失效(如TCD热导检测器钨丝断或老化)。
▪ 处理:通入标准气进行校准测试。若无法校准,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 原因3:严重漏气,空气进入稀释了样品气。
▪ 处理:检漏。
• 现象:测量值持续满量程或远高于实际值。
◦ 原因1:校准错误(标气浓度值设置错误、校准步骤错误)。
▪ 处理:重新用合格的标准气体进行校准。
◦ 原因2:分析仪内部气室或传感器严重污染。
▪ 处理:根据手册指导,进行吹扫清洁。严重时需要由专业工程师清洗气室或更换传感器。
◦ 原因3:对于TCD分析仪,参比气(通常是高纯氮或空气)流失或压力不对。
▪ 处理:检查参比气气源和管路。
• 现象:测量值波动大、漂移。
◦ 原因1:样品气压力或流量不稳定。
▪ 处理:检查稳压阀、稳流阀是否工作正常。
◦ 原因2:样品气处理不充分,含有液体或颗粒物,干扰分析。
▪ 处理:检查伴热、冷凝器、过滤器,确保样品气是洁净、干燥的气态。
◦ 原因3:环境温度变化过大。
▪ 处理:检查分析仪机柜温度是否恒定,安装位置避免阳光直射。
◦ 原因4:传感器或电路即将失效的前兆。
▪ 处理:进行校准,观察稳定性,准备备件。
3. 校准失败
• 现象:通入标准气后,示值误差超差、无法校准或线性不佳。
◦ 原因1:标准气不合格或过期。
▪ 处理:使用有资质的、在有效期内的、浓度准确的标准气。这是常见的原因。
◦ 原因2:校准过程中流量未稳定或与正常测量时的流量不一致。
▪ 处理:确保校准和测量时流量一致且稳定。
◦ 原因3:气路中存在“死体积”或吸附/解吸附效应,导致响应缓慢。
▪ 处理:充分吹扫管路,确保气路材质(如采用内抛光316SS管)和连接正确。
◦ 原因4:仪器本身电路或传感器故障。
▪ 处理:联系厂家技术支持。
4. 硬件与电气故障
• 现象:分析仪无法开机、黑屏。
◦ 处理:检查电源插座、保险丝、电源模块输出是否正常。
• 现象:输出信号异常(如4-20mA输出不变、跳动)。
◦ 处理:在输出端接上万用表测量,判断是分析仪内部输出板卡故障还是外部DCS/PLC接收端故障。
四、 维护预防建议
1. 定期维护:制定并严格执行定期维护计划(日、周、月、年)。
2. 备件充足:储备易损件,如各种规格的过滤器滤芯、泵膜片、密封圈、保险管。
3. 标准气体:务必使用合格且新鲜的标准气体。高纯氦气(用于载气)和零点气(高纯氮)的纯度至关重要。
4. 记录完整:详细记录所有故障现象、处理过程、校准数据,便于未来排查趋势性问题。
5. 专业培训: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接受厂家专业培训,充分理解仪器原理和操作步骤。
对于内部核心元件(如传感器、检测器、主板)的维修,建议在初步判断后,及时联系设备制造商或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切勿盲目拆卸,以免造成更大损失或安全事故。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