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3717111
氢气检漏仪的使用需遵循规范流程,以确保检测准确性和操作安全。以下是通用使用步骤,适用于大多数便携式(如半导体传感器、电化学、催化燃烧等原理)的氢气检漏仪:
一、使用前准备
1. 仪器检查
- 检查外观是否完好,电池电量(便携式)或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显示屏无故障提示。
- 确认传感器状态:新仪器或长期未使用的,需提前开机预热(通常10~30分钟),让传感器活化。
- 校准验证:若近期未校准,可先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如1% VOL氢气)测试,确保仪器响应正常。
2. 现场准备
- 确保检测环境通风良好,无强气流(避免干扰检测),远离明火、高温源及腐蚀性气体。
- 清理检测区域的油污、水汽(部分传感器对水汽敏感),必要时先擦干检漏点。
- 操作人员需穿防静电服,避免产生静电火花(尤其在高浓度氢气环境中)。
3. 参数设置
- 根据检测需求设定报警阈值(参考安全标准,通常低报1% VOL,高报2% VOL)。
- 选择检测模式:如“常规模式”(用于大面积巡检)或“准确模式”(用于定位微小泄漏)。
二、具体检测步骤
1. 开机预热
- 按下电源键开机,等待仪器完成自检(屏幕显示“就绪”或绿灯亮起)。
- 预热期间,勿将探头靠近可能的泄漏源,避免误触发报警。
2. 背景值检测
- 在无氢气的清洁空气中(如室外或通风良好的非检测区),将探头暴露于环境中30秒~1分钟,让仪器记录背景浓度(部分仪器自动完成)。
- 若背景值异常(如高于0.1% VOL),需排查环境是否已有泄漏,通风后重新检测。
3. 泄漏点检测
- 手持探头方式:将检漏仪探头(通常带柔性导管)靠近可能的泄漏点(如阀门、接头、焊缝、法兰等),保持约5~10mm距离,缓慢移动(速度≤5cm/s)。
- 检测顺序:优先检查易泄漏部位(如连接件、阀门密封面),再沿管道、设备表面逐步排查。
- 响应观察:若仪器发出声光报警(蜂鸣+红灯闪烁),且数值随探头靠近而升高,说明该位置存在泄漏;数值越高,泄漏越严重。
4. 泄漏确认
- 发现疑似泄漏点后,暂停移动探头,观察数值是否稳定升高(排除气流干扰)。
- 可在泄漏点周围反复检测2~3次,确认泄漏位置和大致浓度。
三、检测后操作
1. 关机与清洁
- 检测完成后,先将探头移至清洁空气中,待数值降至背景值后,长按电源键关机。
- 用干净软布擦拭探头和机身,若沾染油污,可用少量酒精擦拭(避免液体进入传感器)。
2. 数据记录与处理
- 记录泄漏点位置、最高浓度、报警时间等信息,对于超标泄漏(如超过高报阈值),需立即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如关闭气源、通风置换)。
- 若为固定式检漏仪,需查看历史数据记录,分析泄漏趋势。
3. 仪器保养
- 便携式仪器需及时充电,长期不用时应充满电存放(避免电池亏电)。
- 定期(如每3~6个月)校准传感器,确保检测精度;传感器寿命到期(通常1~3年)需及时更换。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禁忌
- 禁止在爆炸性环境(如氢气浓度已达爆炸极限)中使用电火花式检漏仪,需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 检测时若报警浓度急剧升高(如接近4% VOL),应立即撤离并采取通风措施,不可继续靠近。
2. 干扰排除
- 避免探头接触水汽、油污、溶剂(如酒精、油漆),这些物质可能损坏传感器或导致误报。
- 强电磁干扰(如电焊机、高压设备)可能影响仪器读数,需远离或暂停干扰源后检测。
3. 特殊场景处理
- 检测密闭空间(如储罐内部)时,需先通风,佩戴呼吸器,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检测,一人监护)。
- 低温环境下(如低于-10℃),传感器响应可能变慢,需延长检测时间。
不同品牌的氢气检漏仪操作细节可能略有差异,使用前务必阅读仪器说明书,重点关注传感器类型、预热时间、报警设置等特殊要求,以确保检测安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