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3717111
氢气分析仪的测量原理主要基于氢气的物理或化学特性,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将氢气浓度转化为可检测的电信号或物理信号,进而实现定量分析。常见的测量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热导效应(TCD,热导式)
- 核心原理:利用氢气的热导率远高于其他常见气体(如空气、氮气、甲烷等)的特性。
- 过程:仪器内置热导池,其中有通电加热的热敏元件(如铂丝、钨丝)。当含氢气的混合气体流经热导池时,氢气含量越高,带走的热量越多,导致热敏元件温度下降,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变化(通常组成惠斯通电桥),即可换算出氢气浓度。
- 适用场景:适用于常量氢气分析(如0~100%浓度),广泛用于工业流程中高浓度氢气检测。
2.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法)
- 核心原理:利用氢气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电流信号与浓度的正比关系。
- 过程:传感器内部包含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电解液环境)。氢气扩散至工作电极时被氧化(如反应式:H₂ → 2H⁺ + 2e⁻),产生的电子形成电流,电流大小与氢气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流值计算浓度。
- 适用场景:适用于微量氢气检测(ppm级),灵敏度高,响应快,常见于泄漏检测或低浓度氢气分析。
3. 气相色谱分离与检测(GC法)
- 核心原理:基于氢气与其他气体在色谱柱中吸附/分配能力的差异实现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定量。
- 过程:混合气体注入色谱柱后,不同成分因与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而被分离,氢气因分子量小、与固定相作用弱,先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常用热导检测器TCD)。根据检测器输出的峰面积/峰高,与标准气体对比,计算氢气浓度。
- 适用场景:可同时分析多种气体成分,精度高,适用于实验室或复杂气体环境(如多组分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精确测量)。
4. 氧化锆固体电解质(ZrO₂法)
- 核心原理:利用氧化锆在高温下的氧离子传导性,通过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产生氧浓度差,形成电动势。
- 过程:氧化锆元件在600~800℃高温下成为氧离子导体,当一侧通入含氢气的气体(燃料侧),另一侧通入空气(氧侧),氢气与氧气反应(2H₂ + O₂ → 2H₂O)消耗氧气,形成氧浓度差,产生电动势,其大小与氢气浓度相关。
- 适用场景:高温环境(如工业炉、内燃机排气)中的氢气分析,响应速度快。
5. 其他原理
- 半导体法:利用氢气吸附在半导体表面(如金属氧化物)导致电阻变化的特性,适用于低浓度检测,但受湿度影响较大。
- 激光吸收法:基于氢气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收强度计算浓度,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精度在线分析。
不同原理的氢气分析仪在灵敏度、浓度范围、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各有侧重,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检测需求(如浓度范围、精度、是否需多组分分析等)选择合适的类型。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