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泄漏火焰探测器
|
摘要
氢气泄漏火焰探测器核心解析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氢气燃烧时,火焰光谱特性显著区别于其他烃类:
产品介绍
氢气泄漏火焰探测器核心解析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氢气燃烧时,火焰光谱特性显著区别于其他烃类:
紫外辐射主导:氢气火焰在280-320nm近紫外区产生强发射光谱,由激发态羟基自由基跃迁释放,肉眼在日光下难以观测,但紫外探测器可高效识别。

中红外辐射次强:燃烧产物水分子释放1800-3000nm中红外光,但易受环境干扰,需结合多光谱技术提升准确性。
技术优势:
抗干扰性强:紫外探测器光谱响应范围在太阳光谱外(如205-355nm),有效规避日光干扰。
响应速度快:微秒级响应时间,可快速触发报警,防止事故蔓延。
灵敏度高:可检测pw级紫外线辐射,适用于早期火灾预警。
二、主流产品与技术对比
产品类型 技术特点 典型应用场景 代表产品
紫外火焰探测器 单波长紫外探测,抗日光干扰,成本低 开放空间、通风良好区域 德国SGLUX SG01S-A18(170°C高温耐受)
红外火焰探测器 单波长红外探测,易受热源干扰,需定期校准 密闭空间、高温环境 FL500紫外红外复合探测器(125°检测视角)
复合式探测器 双波长(紫外+红外)或多波长检测,高灵敏度与抗干扰性平衡 复杂工业环境、高风险区域 特嗨氢能推荐双波长红紫外复合探测器
点式气体探测器 催化燃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氢气浓度,预防泄漏 管道连接处、储罐周边 TGS6812催化燃烧传感器(100%LEL检测)
超声波探测器 检测泄漏产生的超声波,无需气体聚集,响应时间<1秒 带压气体管道、高压储罐 Observer® i超声波探测器(28米检测半径)
选型建议:
开放空间:优先选择紫外火焰探测器,成本低且抗干扰性强。
密闭空间:采用复合式探测器,平衡灵敏度与抗干扰性。
高压环境:超声波探测器可提前预警泄漏,避免气体聚集风险。
三、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加氢站安全监测
需求:快速检测氢气泄漏与火焰,防止爆炸事故。
方案:
固定式氢气浓度探测器(电化学/催化燃烧传感器)布置于压缩机、储罐周边。
紫外火焰探测器安装于加注机上方,覆盖125°检测视角。
超声波探测器用于管道巡检,实时监测带压气体泄漏。
案例:汉威科技为加氢站提供“传感器+探测器+智慧平台”一体化方案,实现多层级安全预警。
制氢车间防护
需求:24小时在线监测氢气纯度与泄漏,避免工艺异常。
方案:
热导型传感器(MTCS2601)检测电解槽出口氢气纯度。
固定式气体探测器布置于分离装置周边,联动排风扇与电磁阀。
优势:低功耗设计(MEMS技术),适用于长期连续监测。
燃料电池汽车维修
需求:便携式检测工具,快速排查氢系统泄漏。
方案:
手持式氢气浓度检测仪(MS400W-H2)支持纯度测试与泄漏报警。
便携式火焰探测器用于维修车间动态监测。
特点:轻量化设计(<1kg),续航时间>8小时。
四、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技术融合趋势
多传感器集成:紫外+红外+气体浓度探测一体化,提升综合预警能力。
AI算法应用: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报警阈值,降低误报率(<0.1%)。
物联网联动:支持4G/5G上传,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
国产化突破
核心元件自主可控:汉威科技等企业实现电化学、MEMS传感器量产,成本降低60%。
标准体系完善:GB/T 43674-2024等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出口增长:国产探测器凭借性价比优势,远销中东、印度等地。

未来方向
微型化:柔性传感器厚度<0.3mm,适用于可穿戴设备。
自供电:光致发光材料实现无源检测,降低维护成本。
光谱拓展:开发短波红外(SWIR)探测器,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