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检测仪的检测方式
2025-11-10 来自: 郑州弘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9
氨气检测仪的检测方式主要围绕“如何搞效捕捉氨气并输出准确数据”设计,核心分为采样方式和检测触发方式两大类,不同方式适配不同场景需求,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和数据有效性。

一、按采样方式分类:主动采样 vs 被动采样
采样方式决定了仪器获取氨气样本的途径,是检测的基础环节。
1. 主动采样式(泵吸式)
- 核心原理:通过仪器内置的微型气泵,主动将待测环境中的空气吸入传感器气室,强制气体与传感器接触。
- 操作特点:
- 需提前开启气泵,采样速度快(通常1-3秒内完成气体置换),能快速响应浓度变化。
- 可搭配延长采样管,实现远距离或狭窄空间(如管道内部、设备缝隙)的检测,无需移动仪器本体。
- 适用场景:工业泄漏巡检(如冷库管道、化工设备)、密闭空间(如储罐内部)检测,需要快速、定点捕捉泄漏点的场景。
2. 被动采样式(扩散式)
- 核心原理:依赖氨气在空气中的自然扩散作用,通过传感器表面的透气膜缓慢渗透进入气室,与传感器发生反应。
- 操作特点:
- 无需气泵,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功耗更低(适合便携式仪器长时间续航)。
- 采样速度受环境气流影响大,气流越弱,扩散越慢,响应时间相对较长(通常5-10秒)。
- 适用场景:固定点位监测(如养殖场车间、垃圾处理厂)、个人随身防护(如工人佩戴的便携式报警器),无需主动追踪泄漏点,仅需监测周边环境浓度的场景。
二、按检测触发方式分类:连续检测 vs 间断检测
检测触发方式决定了仪器是否持续监控浓度,对应不同的使用目的。
1. 连续检测式(实时监测)
- 核心逻辑:仪器开机后持续采集气体样本,实时计算并显示氨气浓度,当浓度超过预设报警阈值(如低报、高报)时,立即触发声光或短信报警。
- 操作特点:
- 需长期通电(固定式仪器)或持续供电(便携式仪器需高容量电池),数据可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部分工业级仪器支持联网)。
- 适合24小时无人值守的场景,能第一时间发现浓度异常,避免风险扩大。
- 适用场景:工业生产工艺监控(如化肥厂氨合成环节)、氨气储罐区固定监测、大型冷库的制冷系统周边防护。
2. 间断检测式(按需检测)
- 核心逻辑:仅在需要时手动触发检测(如按下“采样键”),仪器单次采集样本并计算浓度,检测完成后可停止工作,节省功耗。
- 操作特点:
- 无需持续供电,便携式仪器多采用此方式,续航时间更长(单次检测耗电低)。
- 数据以单次记录为主,适合定期巡检、临时排查,无需长期监控的场景。
- 适用场景:日常设备巡检(如每周检查一次冷库阀门)、实验室临时样品分析、突发泄漏后的现场浓度复核。

